从事工厂的虫害控制工作逾20年,期间与负责食品工厂的质量人员沟通时,大家也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工厂做了虫害消杀或者请第三方PCO服务,到底会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做到车间里零虫害?”、“我们车间一直有虫,感觉虫害控制效果不大”……以上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那就是“虫害阈值的设定和趋势分析”。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下“虫害阈值的设定意义和方法及如何做趋势分析”。
01
—
虫害控制阈值设定的意义
目前虫害控制摆脱了过去化学品消杀的阶段,已经来到了精细化的虫害管理阶段,既然属于管理流程的一部分,虫害控制操作也就需要符合标准的管理流程,比如,PDCA,虫害阈值的设定和趋势的分析是“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对决定后续的执行操作非常关键,所以,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审计中,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内容,这也是日常虫害控制活动中必须要考虑的环节。
除了符合管理流程和审计的需要之外,虫害阈值的设定对于工厂虫害风险的管理和评估也至关重要,具体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反映当前虫害对产品的风险状况。即:虫害风险属于可控、需要关注或者风险较大,甚至涉及到停工停产、产品召回等不同的级别。食品工厂按照卫生等级,可以分为洁净区、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及连接各个卫生功能区的缓冲间,虫害的出现种类对每个功能区的风险各异,熟悉产品的生产工艺是阈值设定的关键,所以,务必需要工厂人员和虫控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控制阈值。
二、衡量工厂GMP执行状况。因为昆虫环境指标性属性,可以反映工厂对清洁卫生和结构改善方面的工作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经验丰富的审核人员会通过现场的虫害(虫迹)来判断工厂的清洁状况。昆虫种类繁多,因为其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的特性,是比较容易混入产品中,从而成为一个异物投诉。所以,识别虫害种类是阈值设定的另一个关键要素。不同的虫害种类,反映的背后诱因也不尽相同。
三、便于了解工厂虫害发生水平。即:虫害监测数量是比上月少了还是多了,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少了,还是多了。动态的数据变化,才能便于管理层对目前的虫害发生水平做到心中有底。举例,当监测到2个危害粮食的印度螟蛾时,我们就要持续关注接下来是否还能监测到,监测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四、确定虫害控制的可操作性目标。虫害阈值的设定可以衡量所聘请的外包公司是否达到虫控的目前,这个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当然衡量服务能力也不能仅仅依靠这个阈值。
02
—
虫害控制阈值设定的方法
既然,虫害控制阈值无论对内对外,都非常重要,那该如何设定相关阈值呢?这方面,国家和行业内的相关的标准和案例可供大家参考。
国家相关的标准,我们国家在病媒生物(有害生物)方面的标准制定在国际上还是相对领先的,目前已经有70多个标准可供业内学习参考,其中GB/T27770、GB/T27771、GB/T27772、GB/T27773-2011分别代表了鼠、蚊、蝇、蟑的密度控制水平,也就是控制阈值。国家标准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①首先,是根据单位的面积大小,确定不同的控制水平,以60间(约900㎡)为单位进行分割,意味着我们在设定工厂阈值时,最好根据各功能区单独设定,不要整体设定。
②其次,根据卫生检查的要求,控制水平分别A\B\C三个等级,充分考虑了标准的经济适用性,毕竟每个单位的付出成本和要求是不同的,甲乙双方确定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确定双方都认可的控制阈值非常重要。高标准意味着高付出。
③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生产和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意味着在这些场所我们在设定阈值时可参考这个要求,比如灌装间、投料间等产品可能裸露在外的场所,需要以零虫害为目标。
④室内外不得有虫害的孳生地,我觉得这条是虫害控制服务的基础目标或者叫最低要求,既然聘用了虫害服务商,工厂内外环境就不能有四害的孳生地,所有孳生地都是虫害幼虫、幼仔生存的场所,一旦有,说明工厂缺少定期的检查和控制,一些卫生的死角让虫害世代繁衍下来,这个对工厂来说,是需要绝对避免的。
⑤ “防蝇(鼠)设施全部合格“是国家标准里比较重要的一条,毕竟在检查当日短期内做到虫害达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单位需要随时虫害达标,这些三防设施的完善非常关键。
国家标准在“有健康风险的有害生物的监测、检测、控制、评估,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中有害生物监测控制,有害生物防制服务及产品控制效果评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讲,我们还需要考虑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需求,比如,书虱,不是一种病媒生物,但是会成为食品卫生事件,工厂关注的虫害种类更为宽泛。所以,根据每个工厂实际情况制定的控制阈值的方法才能符合自身需要,我们可以参考某著名的食品公司的阈值设定标准来了解下关键的内容。
①使用历史数据参考。我觉得这一条特别贴合实际的要求,比较每家工厂的内外环境不一样、内部的管理和执行也会有差异,前1年-2年的数据对设定阈值的参考价值非常大,在往年数据的基础上做一个上升(下浮)一定比例或者保持往年水平,都是甲乙双方可以商量和确定的,这方面没有固定的说法。虫害受季节变化的消长规律较为明显,每个月份的阈值差异也需要体现出来。
②每个工厂的产品种类不同,吸引虫害滋生的种类也会不同,所以,有些工厂的阈值设定需要考虑自身产品的特性,特别关注某些虫害,如,乳粉厂的仓储昆虫、果冻的果蝇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③警戒和行动级别,这点类似我们的传染病应急机制,当发生一定风险时,需要采取事先规划好的控制措施,否则,在真的出现虫害控制异常时,对应的措施无法及时跟上,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03
—
基于阈值的虫害趋势分析
上文我们说到虫害阈值的设定方法,实际虫害控制过程中,如何基于阈值进行针对性的趋势分析,以得出工厂的虫害是否属于可控范围,或者偏差的原因能得到准确识别,并且得到及时的改善。有以下几个用于分析的关键点可供大家参考讨论。
务必基础阈值做分析。没有事先设定阈值,相关的趋势分析往往也得不出准确的风险结论。各个区域的趋势分析将会花费虫控专业人员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每个区域、每个控制点进行分析的方法,我个人认为不是特别经济和高效。针对有成本控制相对较严的工厂来讲,关注核心及周边区域的虫害发生状况,还是比较实际的做法。时间与精力花在最重要的地方,逐步以核心区为圆心向外扩展。
关键区域的逐点分析。通常核心区域的虫害控制监测设施不会很多,不是以捕捉控制为主要目标,通过反映监测点的状况,是整个面的虫害发生状况。也就意味着,每个点的具体分析,区分出与阈值出现偏差的监测点重点分析。
核心区监测点的虫害种类鉴定。昆虫种类千千万,准确鉴定非常不容易,也会花费虫控专业人员大量的时间。不过,虫控人员毕竟不是昆虫学家,我们通常只要认识到科级即可,通常一个科属的昆虫习性和活动规律还是有相似性的,作为控制人员,确定他们的来源反而更重要,根据食源,可以分为室外绿化土壤滋生、室内有机质滋生、仓储类昆虫、室外腐殖质滋生、室内霉菌滋生等几类。来源明确了,控制的方式也基本可以确定。
分析和控制是互相交替的两个环节。在国家标准中有前密度和后密度的说法,两者相减后得出的下降率才是衡量控制效果的依据,所以,趋势分析也需要包括控制后的数据判断,也反映控制是否取得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