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界“毒王”:蜱虫
也叫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蜱虫一般生活在植被茂盛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草地、森林等野外环境多见,也多存在于城市的大型公园、植被茂盛等地区。
蜱虫有多“毒”?
被蜱虫叮上后,除了瘙痒、被吸血之外,更大的风险在于它在吸血的同时,携带的病原体可能使人感染多种疾病。
吸血前与饱血后的蜱虫个体比较
叮咬人的蜱虫若没有携带病原体,一般只是引起皮肤炎症等轻微症状;若是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能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新疆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疾病。被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后可使人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近年来,让蜱虫“名声大噪”的莫过于艾薇儿以及比伯患莱姆病的新闻了↓
躲避大招
穿:到草地、公园等地方游玩时穿紧口、浅色长袖衣裤;穿可遮盖整个足部的袜子、鞋子,不穿拖鞋或凉鞋;
涂:在裸露皮肤及衣物上喷涂含有下列有效成分之一的蚊虫驱避剂:
☆ DEET
☆ 派卡瑞丁(picaridin)
☆ 驱蚊酯 IR3535
☆ 柠檬桉油(OLE)
避:避免在树林、草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尽量远离高大的植被;
万一被叮咬,千万不要用手抠或拍打
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不要徒手硬拽,更不要“暴力”拍打,以防它的头部残留在体内。
正确做法: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再用小镊子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随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
不正确的拔除方法会扯破虫体,虫体内的病毒或细菌会污染伤口。
注意:如果蜱虫深入皮肤,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处理。
“疯狂”的蜂:马蜂
马蜂也叫“胡蜂”或“黄蜂”,身型比蜜蜂稍细长。多数马蜂喜欢在树上用蜂蜡或干草等材料建造结构复杂的巢穴。
马蜂有多“毒”?
雌黄蜂尾端有一根长而粗的螫针与毒腺相通,可在蜇人后将毒液射入人体皮肤内,而这毒液可使被蛰部位局部疼痛、肿胀、瘙痒或发红。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还可致命。
躲避大招
穿:去野外游玩应穿长袖长裤,戴帽子,穿可遮盖整个足部的袜子、鞋子,减少裸露的皮肤面积;
避:不要使用香味浓烈的化妆品和香水,避免“招蜂引蝶”;吃剩甜食要收好,避免招惹蜂群围观。
万一被马蜂围攻,不要挥赶或迅速奔跑
□ 如有马蜂在周围盘旋,不要挥赶或反复扑打,要尽快安静地离开。
□ 若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
被蛰伤后可用碱水冲洗伤口
轻度蜇伤可先挤压伤口排毒减轻蜂毒伤害,再用碱水冲洗伤口,如伤口瘙痒可适当涂抹皮炎平等药膏。
注意: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气喘或呼吸短促、咽喉发紧或吞咽困难、昏厥或头晕、脸色发青等症状,请尽快到就近医院就医。
“无敌的”蚂蚁:红火蚁
红火蚁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因难以防治而得名。之所以叫“火蚁”,是因为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红火蚁体型比蚂蚁大,长约3-6毫米,身体是红色到棕色的,柄后腹黑色。
红火蚁有多“毒”?
红火蚁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攻击性很强,一些体质敏感的人被它叮咬后,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以及头晕、乏力、昏迷、抽搐等,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躲避大招
远离蚁巢:红火蚁的“家”——蚁巢,出口处一般会有10公分以上的泥沙堆积,在地面上形成明显“蚁丘”。若发现可疑的红火蚁蚁丘,不要触摸或踩踏,更不要用手去“招惹”它们。
万一被红火蚁咬伤,一定要及时处理
清洗: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清洗针刺部位皮肤,并轻轻挤出伤口的毒液。
冷敷:用冰块对被针刺的部位进行冷敷,缓解瘙痒。
涂抹药膏:一般情况,可用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局部涂抹。
口服药物: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时,必须在医生诊断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剂,以缓解瘙痒与肿胀的症状。
注意:患有过敏病史的人或被咬后如出现全身性瘙痒、荨麻疹、脸部燥红肿胀、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等症状,请尽快到就近医院就医。